发帖数

41

原创数

41

关注者

18

阅读数

9791

点赞数

7

鲁肃

  • MOSFET讲解(1)

    MOSFET讲解

    MOSFET又叫场效应晶体管,那么如何去学好MOS管呢?大家都对三极管有了解了,已经弄明白了。实际上,要想学好MOS管,首先我们要对标三极管来学。我们说,三极管有N管和P管,同样的,MOS管也有N型和P型。这里我们只讲N型MOSFET。

    image.png

    N型MOSFET也有三个极:栅极 源极 漏极,字母表示:G D S,对标三极管的b c e(如上图所示)。三极管具有功率放大的作用,放大的是电流,实际上是等效内阻变小。MOS管也具有功率放大的作用。那么,不管三极管还是MOS管,它都有控制极和输出极。

    控制极的电流很小,控制信号的内阻大

    输出极的电流很大,输出信号的内阻小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先举例三极管,对于三极管来说,用一个很小的ib电流,来控制很大的ic电流。Ib和Ic有β的关系,假设β是100,那么Ic比Ib大100倍,等效CE内阻比BE内阻小了100倍。

    三极管放大的前提条件,Ib Ic需要有电流。什么条件下有电流呢?Ib Ic各自必须要有完整的回路,既然有回路,就有电流,这个三极管的特质。那么,既然有回路有电流,必然会产生功耗。

    所以,电路设计中,三极管用的越多,则功耗就越大。这就是早期的主控芯片功耗大的原因。

    三极管是一个流控流型的器件,因为有这个问题的存在,我们得改进啊是吧,不用电流来控制呢?这样子,场效应管就应运而生了。MOSFET的诞生,需要解决三极管的瓶颈问题。

    由于三极管这里的β只有100倍,如果Ic要求是100A,Ib至少要是1A是吧,也就是说,你的控制极就要是1A,如果我有10个,那就要是20A,那这要多大的电源才能提供啊,这是一个问题,对不对啊。控制电流太大,要求电源提供更大的能力。

   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问题:

    Ib是1A,那么BE压降是多少呢,也就是Vbe = 0.7V。如果说0.7V*Ib=0.7V*1A=0.7W,功耗Pb就是0.7W了。Ic=100A,Vce=0.3V,Pc=30W。这些都会在三极管里消耗,也就是说三极管本身就要差不多消耗30W,很明显,我们为了控制100A,这个管子就要消耗30W。如果10个管子,就要300W。那这个电路就无法设计了啊。而且30W的管子,发热是无法承受的,所以说就无法使用。

    所以说,我们就得出结论:晶体管它的功率和电流不能太大,有上限限制,基本上都是mA级别,也有A级别,但是那个就用的很少了。我们就把希望寄托于场效应管上面,它是一个新事物的诞生,它一定要解决功耗的问题,也就是解决电流的问题,任何一个器件都是有内阻的。要想没有功耗,就不能有电流,不能有电流应该怎么办?

    在电子世界中,除了电流是电压,既然流控型不行,那么能不能做一个压控型的呢?这个管子的导通不导通只关注电压的阈值,那么这个时候就让电流很小,就能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   

    对于MOSFET来说,GS内部有一个电容存在的。充满电后,维持住这个电压,那么就持续导通了。

    在充电过程中,是消耗电流和产生功耗的;当充电完成后,电容上是没有电流的,没有电流,则没有损耗。那么,这个时候功耗很低了。

    我们再来看一下DS,它之间可以等效成一个可变电阻。这个可变电阻,在关断期间时,则阻值无穷大;在开通期间,则阻值无穷小。所以,DS之间也没有功耗,即使一个很大的Id,但是乘以一个无穷小的电阻,它的功耗就很小。那么,这样子也实现了放大,但是功耗也小,这就完美解决了三极管的问题。

     

    我们说,模电的本质:电压,电流,斜率。元器件也有对应电压型和电流型。

    电压型:电容,mosfet

    电流型:电感,三极管

    当然,还有其他器件,后面学习到的时候再说。

    我们说,斜率实际上指的就是速度。那么,我们器件又需要有斜率,又需要有速度,但是半导体器件它又怕极高的速度,因为极高的速度,就相当于抗瞬间的过冲不够又容易坏,所以说又要它快,但是又不能极快,这就是斜率。

    所以说,模电的本质就是电压 电流  斜率,

     

    那么,我们把MOS管这个器件设计出来,也是从这样一个思路出发,最后形成的。而且,就像我们世界一样,万物相生相克才能和谐。实际上对于我们的模电来说,它我们这个世界是一样的。比如说电路中的电流,它的电压可以用电容来进行钳位;比如说电路中的电压,它的电流激变可以用电感来进行限制。电压斜率可以用电容解决,电流斜率可以用电感来解决,这样就能让电路和谐,让它稳定工作。

    关于MOSFET的Rdson损耗问题以及高压低压MOSFET的区别,我们下次接着讲。


    收藏 1 回复 0 浏览 162
  • MOSFET讲解(3)

    MOSFET讲解

    接下来我们要讲一下开通和关断的问题了。那么,MOSFET如何进行开通,如何进行关断呢?以及在这个过程中,会不会也产生损耗。

     

    那么在讲这个之前,我再做一个补充:

    image.png

    这个电路是断路的,一旦GS电容上有电的话,那么DS实际上是导通的,与有没有回路没有关系。正式因为这样子的一个特性,那么,我们拿到一个管子的时候,我们也不知道这个管子GS有没有电,这个管子有可能是导通的,放到电路上去焊接的时候,可能会出现问题。为了考虑到安全性,我们必须在电路设计的时候,在MOSFETGS之间要加一个电阻,这样子就可以让GS电容进行放电,有了这样的一个放电回路,不管前面驱动端是高阻态也好,是断路也好,反正GS之间是有回路的,确保管子是关闭的。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把GS之间接一个下拉电阻。那么接下来就要看,这个下拉电阻的取值。实际上这个下拉电阻相当于三极管N管的下拉电阻。我们说,学习MOS管,要对标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三极管,这样就更轻松,更容易理解。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说,这个下拉电阻的好处是什么啊?

    1.     可以确保B极是两态(三态:高、低、高阻态)。       实际上,我们害怕的就是高阻态嘛,由于当你前面不接的时候,又断开了,才有高阻态。在电路设计中,我们从逻辑角度来讲,不是高就是低,这样子才是最好的,有利于电路的逻辑。

     

    同样的,MOSFET加了一个下拉电阻。

    image.png

    作用:确保给GS电容提供放电回路——确保关断,低态。

    这样MOSFET就只有两态,不是高就是低。

    另外,下拉电阻,也可以防止雷击,静电。

     

    实际上,对于晶体管来说,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额回路,是不导通的;但是MOSFET不一样,它不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,也能够让它导通。

     

   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MOSFET的开通问题:

    由于有这个GS电容的存在,MOSFET的开通,肯定就会有一个延时。

    那么,我们这个MOSFET的模型怎么去建立呢?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前面讲过了,MOSFET在导通的时候,DS之间还有一个Rdson,导通阻抗。

    image.png

    问题补充: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说,晶体管这个地方的下拉电阻是2K,是经过大量的实验电路和验证的。

    对于低功耗的电路来说,这个电阻可以取高一点,但是不要取的太低。取的太低的话,就有可能导致晶体管不能正常的工作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可以举个例子:

    image.png

    因为be钳位电压,导通之后是0.7V,前提是导通之后,这一点很重要哦。

    image.png

    电阻分压后,M电的电位要大于0.7V才行,所以,下拉电阻不能太小。

    我们假设下拉电阻取100Ω:

    image.png

    那么,M点分压后小于0.7V,三极管是不会导通的。所以,下拉电阻不能太小,当然也不能太大,否则,对于高频开关信号来说,会影响它的关断时间。大家在以后的电路设计中,如果是频率相对较高的开关信号,一般都取2K,就不用再考虑其他的了。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再来看MOSFET的下拉电阻,取多少呢?我们知道三极管的阈值电压是0.7V,而MOSFET的阈值电压远远大于0.7V,其实这里的阻值选取跟这里阈值电压有关,如果这里取小了,那么分压之后,一直在它的平台电压,那这个MOSFET肯定也是不行的。所以,MOSFET一般地下拉电阻取值可以取大一点,这样MOSFET开通就不会产生影响,而MOSFET的放电更多的是靠前面进行放电,也没事的对吧。当然,这个电阻也不能太大,否则静电雷击也会对MOSFET造成损坏。

    MOSFET下拉电阻选取原则:

    1.     太小,则功耗大,也不利于管子的导通;

    2.     太大,则不利于静电、雷击等,这是因为内阻大。

    3.     GS下拉电阻范围10K~100K,原则上讲,高压系统可以取大一些,低压系统可以取小一些。正常情况下,建议大家取18K  20K。(后面谈到米勒效应的时候,需要研究这个电阻)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再来看上面这幅图中的电容,这是我们等效出来的MOSFET模型里面的Cgs电容。实际上,在GD之间也有一个电容,这个电容我们叫它米勒电容,Cgd,它还有另一个名字Crss。同样的,在DS之间也有一个电容,Cds

    image.png

    Ciss  输入电容:Ciss = Cgd + Cgs

    Coss 输出电容:Coss = Cgd + Cds

    Crss  米勒电容:Crss = Cgd

    上面这幅图是MOSFET的等效模型,这几个电容都不是我们想要的,但都是客观存在的。

   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一下Ciss。一般我们在测试Ciss时,是需要把DS端直接短路掉的,然后在控制极G端输入一个交流信号,这样的话,就有2个回路了,一个是经过Cgd,一个是经过Cgs

    image.png

    既然有2个回路,那么我们就认为CgdCgs是并联的关系,电容并联容值是不是相加啊,所以Ciss = Cgd+Cgs,这样就把Ciss测量出来了。

    如果我们来测输出电容呢?是不是把GS进行短路啊?

    image.png


    同样的道理,一般我们在测试Coss时,是需要把GS端直接短路掉的,然后在控制极D端输入一个交流信号。是不是相当于Cgd Cds并联啊,那么这就是输出电容Coss = Cgd + Cds

    最后,测量米勒电容时,需要把S端接地,测漏极到栅极的特性。那么,米勒电容是随着漏极电压的升高而降低的,最后变成0了。

     


    收藏 1 回复 0 浏览 259
  • MOSFET讲解(5)

    MOSFET讲解

    image.png

    上面是一个正常情况下,电容两端电压的充电波形。但事实上,MOSFET除了在GS端存在电容之外,它还有GD电容,DS电容。那么,GD之间的电容,我们把它称之为米勒电容,实际上米勒电容有一个米勒效应的。

    米勒效应,实际上是有一个固有的转移特性。在这个转移特性里面有什么关系呢?就是:栅极的电压Vgs和漏极的电流Id保持一个比例关系。

    其实,对于MOSFET来说,有一个起始开通电压,叫做Vth

    image.png

    MOSFET达到起始开通电压Vth之后,Id就开始有电流了,但是这个时候,电流小,然后Vgs电压继续上升,Id也会继续上升,当上升到米勒效应的时候,就会发生固有转移特性。

    我们知道了,当gs电容的电压达到Vth时,Id有电流的,就表示有通路,那么栅极的电压就有了另一条通路了。

    image.png

    也就是上面这幅图中紫色的这条通路。那么GS电容在达到Vth之后,会继续上升,当到达t2时刻时,Id电流就达到最大了,也可以说电流保持不变是吧。那么,既然漏极的电流保持不变,根据固有转移特性,是不是栅极电压也保持不变啊(固有转移特性:栅极电压Vgs和漏极电流Id保持一个比例关系)。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把栅极电压不变的这段区域叫做米勒平台区,而且MOSFET处于放大状态。那么会有人有疑问了,既然是达到放大状态,为什么电流能达到最大值呢?这和内阻分析法不是有矛盾吗?实际上是没有矛盾的。

    我们用三极管来举例:

    image.png

    假设上面这个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,放大倍数β=100,当be流过1mA电流时,Ic的电流是100mA。由于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,那么C极的电位是0.3V的饱和压降,那么,根据上面这个电路图来看,如果忽略CE压降的话,根据欧姆定律:Ic=12V/100R=120mA。但实际上三极管所能达到的最大Ic电流是100mA。那么,我们来看看三极管饱和导通时的功耗问题。

    饱和导通:

    Ib=1mAIc=100mA

    三极管功耗:

    b极功耗:0.7V*1mA

    c极功耗:0.3V*100mA

    很明显,三极管在饱和导通时,功耗不大。那么,再来看一下三极管放大状态时的功耗。

    image.png

    由于三极管的射极电压跟随,输出电压是5V,而左边是12V(忽略100R压降),那么CE压差就是7V了。此时三极管处于放大导通状态,而三极管的be电流还是1mA

    放大导通:

    Ib=1mA   Ic=100mA

    三极管功耗:

    b极功耗 0.7V*1mA

    c极功耗 7V*100mA

     

    根据上面的分析,三极管放大状态的功耗是饱和状态的23倍。三极管在放大导通状态下,C极电流是具有100mA的输出能力的。但是,一般情况下,我们都是降额使用,否则会发热损坏掉。所以,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,就特别要考虑功耗问题。

    我们再回到之前的MOSFET放大状态,对于MOSFET来说,它的Id电流其实是受后级负载决定的,不是工程师所能控制的。但是MOSFET在开通过程中,必须要经过这个放大区,只不过这个放大区功耗特别的大,所以就需要这个放大区的时间就要特别的短。MOSFET在这个区域特别危险,坏的最多。

    三极管和MOSFET从关断到完全饱和导通的过程中,中间必然会经过放大区。为什么说三极管也是经过放大区呢?比如说,我们把三极管设计在饱和导通状态。我们说在理想情况下,三极管的输入信号是这样子的。


    image.png

    但是,这只是理想。事实上,由于受驱动能力的影响,都做不到90°上升。实际上数字器件也有一个斜率的问题,只不过有时间的长短。

    image.png

    严格的说,它的波形是一个梯形的,并不是一个方波。

    image.png

    假设驱动电压上升到一个很小的值,比如说0.7V附近的时候,虽然达到了三极管的开通阈值电压,但是回路中有一个电阻,电流就很小,小到什么程度呢?大概只有nA级,是一个上升的过程。1nA  10nA  1uA  100uA  500uA  1mA最后到饱和导通,但是中间必然经过放大区,但是这个放大区的时间极短。所以说三极管也不怎么容易坏。但是MOSFET它不是,它的时间比较长,所以就容易坏。

     


    收藏 1 回复 0 浏览 337
  • MOSFET讲解(6)

    MOSFET讲解

    我们知道了三极管 MOS管在进入饱和导通之前,必然会经过放大区。好在三极管经过放大区的时间很短,但是MOS管在米勒平台这段区域的时间会更长,也会更容易损坏。

    image.png

    上面是Vgs波形,接下来我们来看Vds波形是什么样子的。

    image.png

    那么,我们知道当Vgs电压达到Vth时,MOS管进入放大导通区域,而此时D端的电位会从原来的200V在t1~t2期间内会有略微的下降。

    image.png

    同时,我们也知道,在Vgs电压达到Vth时,Id开始有电流了。

    image.png

    我们通过固有转移特性知道,Vgs和Id成比例变化的,所以在米勒平台区域Id电流也是几乎没有变化,理想情况下,我们就认为它们是不变的。

    image.png

    那么,到了某一时刻(t3),米勒平台效应就会结束。在米勒平台期间,MOS管的DS内阻Rdson在逐渐变小。

    image.png

    t1时刻

    Vth开通的阈值电压

    Vdd(漏极电压)略微下降

    Id开始有点电流

    t2时刻

    米勒平台电压

    Vdd(漏极电压)

    Id达到最大,管子处于放大状态,

    Rdson在一直变化的,从无穷大开始往很小的一个值变

    t3时刻

    米勒现象消失,固有转移特性结束

    Id达到最大,管子处于饱和状态

    Rdson变到极小

    Vdd(漏极电压)很低

    工作在米勒平台区域,与工作在平台后的区域,管子的功耗问题。

    工作在米勒平台区域:管子内阻虽然在变小,但是还是很大。由于电流都是最大,所以功耗大。

    工作在平台区域之后:由于Rdson极小,所以功耗小。

    管子工作在饱和导通状态,相对比较安全。但是还是比较怕很高的dv/dt   di/dt,因为这样斜率很陡,就会对MOS管产生冲击。一般在半导体器件的数据手册里面,都会标出它所能承受的最大的dv/dt  di/dt。实际上MOS管有很多种沟道:

    image.png

    最下面的沟道抗冲击最强,不过是英飞凌的,申请了发明专利。

    我们知道了,MOS管在米勒平台区发热量极大,内部结温很高,如果来了一个很大的冲击能量,还没等到结温往外散掉,就已经损坏了。如果你这个时候,虽然在外部测量到的表面温度不高,但是已经损坏,就是有可能是这个原因所导致的。


    收藏 1 回复 0 浏览 263
  • MOSFET讲解(7)

    MOSFET讲解

   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下面这幅图。

    image.png

    t2~t3期间:放大区

    t3之后:饱和区

    image.png

    当饱和之后,Rdson很小,分压下来,漏极电压就会很低。


    image.png

    理论上Vds直线下降,但事实上是非线性的。在实际测试波形时,中间那一段非线性不一定能测得出来。那么,在t3时刻之后,Vds的曲线就如下图所示。

    image.png


    那么接下来讨论t3时刻之后,米勒效应就消失,固有转移特性结束。

    image.png

    当米勒效应消失,就只有原来的红色这条回路了。

    实际上米勒电容和电压也有关系,Crss电容不是一成不变的,与漏极的电压也有关系,漏极电压越高,效应越明显;漏极电压越低,效应不明显。这就是为什么高压的管子怕米勒效应,低压的管子不怕,这都是和漏极电压有关系的。结论:高压系统中的管子,越要注意米勒效应。理论上讲,t3时刻之后,Vds就是Rdson两端的压降,待会儿再讨论这个压降还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。

    我们知道,在米勒平台之后,只有红色这一条回路,Vgs电压继续上升,最终充到12V

    image.png

    对于MOS管来说,放大区是危险区域。那么进入饱和区之后,还要深入去研究Rdson,也就是说,在饱和区内Rdson还会受到Vgs电压幅值的影响。为什么呢?理论上讲,过了平台区就完全饱和了,而平台区的电压比如说4.5V,那么5V就完全饱和了啊。但事实上,由于MOSFET内在的特性,Rdson还没达到最小,随着Vgs两端电压幅值的升高,Rdson还会继续降低。那么,是不是Vgs越大越好呢?实际上,当电压大于10V时,Rdson就变化不那么明显了。所以,一般我们都用12V 15V作为Vgs的驱动电压,一般情况下,Vgs不要超过±20V,否则管子会损坏。那么,一般为了降低导通损耗,就需要提高Vgs,这是因为P=I^2*Rdson

    不管是MOSFET还是三极管,幅值都需要限额,包括电压、电流、功率等。

    这里顺便讲一下器件的电气特性。

    器件的电气特性:

    电压、电流、功率(器件本身的损耗)、封装

    器件的极限:

    dv/dt di/dt,峰值下对应的时间(不能承受太长时间)

    image.png

    根据刚刚的分析,t3时刻之后的一小段时间还是有一点点下降的,等到Vgs电压12V时,Rdson才会真正的是一条直线。

     


    收藏 1 回复 0 浏览 159
×
鲁肃